close

死後文17  

 

- 晴空萬里,萬物閃耀。

 - 眼前所有,卻如黑夜,是沉默,是寂寞,是冷落。

  - 當一切都因故脫序,生命與死亡,是否仍有意義?

   - 忠於自我,成就事情,才是唯一賜與人生意義的方法。

 

  本話開頭監督就打了個煙霧彈,讓一位同名為「文伽」的小女孩出場,使人分不清本話的時間序,還以為又是在講述文伽過往的事情。而且,為了作以掩護,在故事裡婆婆媽媽的閒話家常還打轉在婚外情。

  這位小文伽喜愛遊玩一款掌上遊戲(類似動物之森),平時有事沒事總愛拿著掌上機遊玩。這天她陪同母親到親戚家,遇上一位失業的32歲單身男--日比古毅彥(以下簡稱毅彥),從事遊戲設計的他被外界視為「御宅族」,外加上他無害的氣質,更讓人覺得他個性陰沉。

  而後,家中的婆婆媽媽相約去一家話題居酒屋喝酒,因此丟下小文伽與毅彥兩人顧家。

  不過,當充滿活動力的小孩碰上擁有行動力的32歲男子怎麼可能乖乖留在家中,遂是兩人留下字條,便出外看電影、玩電動遊戲以及享用家庭餐廳的各式甜點。

  儘管這趟旅程看來愉快,可是毅彥的眉間始終糾結著,一幅抑鬱寡歡的模樣。

  最後,他因件小事,受不了不良少年的挑釁而起了紛爭,進而被不良少年們打趴在地,幸好員警在場才沒能造成大傷害。

  萬萬沒想到,員警的到來其實並非是為了阻止紛爭,反而是要來逮捕毅彥的。

  就在毫無說理的狀況下,毅彥被抓進警局,就因為他的外表,就因為他的舉止,他莫明被拘留在警局。

  只能說,宮崎勤事件帶給日本社會太過震驚的影響。

  等到晚上,毅彥總算解開誤會,開車戴著小文伽回家;只可惜,自由的代價竟是損失掉唯一一個朋友。

  當毅彥離開警局,打電話回家報平安時,也得到母親的不諒解,甚至認為他所從事的工作不過是旁門歪道。

  對一切萬念俱灰的狀態下,毅彥行駛的車停了,壞了。

  於是,他留下小文伽打算獨自一人去求助,小文伽卻不願自己留在車上,在毅彥離開沒多久便追了上來。

  如果這時小文伽沒追上來的話,恐怕毅彥早跳河自盡了吧。畢竟,父母不諒解,朋友背離,身體還糾纏那種事情,加上外界輿論的壓力下,誰不想自我了斷呢?

  黑夜,卻在一個小小銀幕中,掀開薄曦。

  「這是我最喜歡、最要好的朋友喔!」

  小文伽的一句話,拯救了毅彥的心靈。

  因為那個遊戲、那個角色,正是毅彥設計出來的。

  創作者,在創作中得到快樂,也在他人的評論得到實現自我,因此,勝利會給創作者無比勇氣與活力。

  毅彥亦是如此。

  可笑的是,周圍的人並不在乎這點,甚至連婆婆媽媽去的那家話題酒吧,不也都是他人別出心裁的創作設計。

  因為不接觸,所以不有趣。

  這般思考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,更淺顯易懂。

  最為諷刺的是,毅彥之所以會喜歡畫畫,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年幼時,父母看見他的繪畫所流露出的朗爽歡笑。

  正常家庭中,小孩總是喜歡父母看著自己,注意自己。可惜,不是每個父母都懂這個道理。

  後來,一輛汽車衝來,直向小文伽,毅彥為了救她,斷送了性命。

  這時,他周圍的人們總算明白為何他突然辭去工作,原來,毅彥得了癌症,更是末期,即便治療也無力挽回。

  畢竟,他不是先前離世的賈伯斯,更不是其它抗病成功的偉人,他只是一介平民,再平常不過的平民。

  葬禮上,對生死還未瞭解的小文伽一口童言童語使會場的悲傷,更染上一層灰色。

  火化後,小文伽收到毅彥的死後文,信裡沒有語言,只有一幅毅彥的繪畫,對小文伽的感謝之情,盡在不言中。

  但,小文伽依舊問著文伽:

  「死去的人,就再也見不到了嗎?」

  「任何地方都不行嗎?」

  過程中,小文伽不斷開關手中的遊戲機,看著自己最愛的角色一次次出現。

  最終,她關上電源,收起遊戲機,藉由一個人的死去,小文伽理解到現實中生與死的悲傷。

  對於本話,筆者頗有感觸,對現實的殘酷,對理想的追求,夾雜在其中的人才能更加體會毅彥的感受。

 

版權申明,版上使用之圖片、影片及音樂,皆屬網路上蒐集取得,故所有權仍屬原作者擁有,如有冒犯請來信通知,筆者會即刻處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雜音十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